400米塑胶跑道标准-体育百科
体育百科-体育界的百科全书  >  塑胶跑道   
[0] 评论[0] 编辑

400米塑胶跑道标准

目录

基础结构规范编辑本段

400米塑胶跑道400米塑胶跑道
 整体布局

  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由两个平行的直道(南北方向)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,弯道半径为36.5米(国际田联推荐值,部分场地可能采用36米或36.898米)。直道长度为84.39米,总直道长度为168.78米7 9。跑道内沿周长为398.116米,但*分道实际测量周长为400米(从内沿外0.3米处计算)。

  分道设置

  弯道通常设8条分道,直道设10条分道,每条分道宽度为1.22米±0.01米(含右侧5厘米分道线)。

  分道线宽5厘米,所有分道宽度需保持一致。

  坡度要求

  横向坡度:≤1%(弯道≤8‰,直道≤5‰),用于排水;

  纵向坡度:≤0.1%(直道区域),防止积水影响比赛公平性。

施工与材料编辑本段

  基础层

  基础需为沥青或水泥结构,强度需达到C25以上,平整度要求3米直尺误差≤3毫米,密实度≥95%。

  排水系统需保证大雨后2小时内排干积水,冰冻地区需加设土工布缓冲层。

  面层材料

  常用类型包括透气型(EPDM颗粒)和混合型(聚氨酯+橡胶颗粒),厚度分别为8-10毫米(训练场)和≥13毫米(赛事级)。

  材料需具备弹性(减震缓冲)、耐磨、抗老化、防滑等特性。

分道长度编辑本段

  各分道实际长度

  第1道(内道):400米;

  第2道:408米;第3道:415米;第4道:423米;第5道:430米;第6道:438米;第7道:445米;第8道:453米。

  计算原理:外道半径逐道增加1.22米,周长按公式 2π(R + 0.2)2π(R+0.2) 计算(R为基础弯道半径)。

  起跑线前伸

  通过“前伸数”调整各分道起跑位置,例如第8道需前移53.04米,确保所有运动员实际跑进距离相同。

安全与辅助编辑本段

  安全区域

  跑道内侧需预留≥1米安全区,外侧建议≥1米缓冲带。

  起跑区≥3米,冲刺缓冲段≥17米。

  标识与划线

  分道线、起跑线、接力区等需用耐磨聚氨酯涂料标记,宽度误差≤1毫米,弧线平滑无折点。

  突沿(高5厘米、宽5厘米)或临时标志物(如锥形物、小旗)用于标定跑道边界。

验收标准编辑本段

  周长检测:内道周长误差需控制在400米±0.04米。

  坡度检测:激光水平仪验证横向和纵向坡度是否符合规范。

  划线精度:全站仪复核起跑线和接力区位置,误差≤1厘米。

  总结

  400米塑胶跑道的设计需严格遵循国际田联(IAAF)及国家标准(GB/T 22517.6),涵盖结构、材料、施工、验收等多个维度。其核心目标是为运动员提供公平竞赛环境,同时通过弹性、排水、防滑等设计保障安全性。实际建设中,需结合场地条件调整参数(如弯道半径),并通过精准测量确保符合规范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体育跑道    下一篇 硅pu篮球场起泡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