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组份PU(聚氨酯)施工-体育百科
体育百科  >  场地施工   
[0] 评论[0] 编辑

双组份PU(聚氨酯)施工

双组份PU(聚氨酯)施工的注意事项需从施工环境、材料配比、施工工艺及安全防护等多方面综合把控,具体如下:


目录

温湿度要求编辑本段

  • 温度:*施工温度为5-35℃,低温(<5℃)需预热材料或采用加热设备,高温(>35℃)需避免阳光直射,防止胶液过快固化或起泡。

  • 湿度:空气湿度≤85%,雨季需搭设防雨棚,避免未固化层接触水分。

  • 通风:确保空气流通,防止有害气体积聚;密闭空间需强制通风。

  • 基础处理

    • 基层需干燥(含水率≤8%)、平整(2m直尺误差≤3mm),裂缝需用环氧树脂修补并打磨至粗糙。

    • 混凝土基础养护期≥20天,沥青基础密实度≥95%。


    材料配比与搅拌编辑本段

    *配比

    • 严格按产品说明比例混合A、B组分(如A:B=1:1或9:1),误差需≤1%。B组分密度较大,需用电子秤计量,避免目测误差导致漆膜不干或脆化。

    • 示例:雨虹SPU-361要求A:B质量比1:1,实际体积比约为5:3

  • 充分搅拌

    • 混合后机械搅拌3-5分钟至颜色均匀,避免局部固化剂过量或不足。

    • 低温环境可加入3%-8%水加速固化,高温时减少稀释剂用量。


    施工工艺规范编辑本段

    分层施工与厚度控制

    • 弹性层:单组份材料分多道刮涂,每层厚度≤2mm,间隔时间以前道干固为准(通常10小时)。

    • 加强层:若厚度<1mm,改用胶刮板分多道施工,确保表面光滑。

    • 面层:双组份材料按比例混合后交叉喷涂,方向垂直,厚度误差≤0.5mm。

  • 适用期管理

    • 混合后的胶液需在4小时内(25℃)用完,高温时适用期缩短,需少量多次调配。

    • 高温施工时,胶液摊开后迅速刮涂,延缓凝胶速度。

  • 特殊处理

    • 斜面或立面施工时,混合液静置3-5分钟再涂刷,防止流挂。

    • 涂刷后立即洒砂(如石英砂)增强粘结力,砂粒需无尖锐棱角

    安全防护措施编辑本段

    个人防护

    • 施工人员需佩戴防护镜、口罩、手套,避免皮肤接触胶液或吸入有害气体。

    • 若胶液沾染皮肤,立即用肥皂水冲洗;溅入眼睛时用清水冲洗并就医。

  • 现场管理

    • 禁止火源、焊接作业,材料储存远离高温和明火。

    • 废弃材料分类处理,避免污染环境;固化后的塑料容器易清理,无需清洗。

  • 应急预案

    • 制定火灾、中毒等应急预案,定期演练;配备灭火器和急救设备。

    双组份PU(聚氨酯)施工的注意事项


    质量验收与维护编辑本段

    检测标准

    • 物理性能:冲击吸收率≥35%,摩擦系数≥0.5,平整度误差≤3mm/3m。

    • 环保指标:TVOC≤0.5mg/m³,重金属未检出,封闭72小时后取样送检。

  • 养护要求

    • 施工后封闭养护7天,保持湿润(如覆盖薄膜),避免踩踏或重压。

    • 定期检查涂层完整性,及时修补脱层或磨损区域。 

    双组份PU施工需严格遵循环境适配、精准配比、分层工艺及安全规范,通过科学管理确保涂层性能与环保达标。施工前应充分准备,施工中实时监控,施工后细致验收,以延长材料寿命并保障使用安全。


    附件列表


    0

   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    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   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    上一篇 南通塑胶跑道    下一篇

    同义词

    暂无同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