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气型塑胶跑道施工-体育百科
体育百科-体育界的百科全书  >  场地施工   
[0] 评论[0] 编辑

透气型塑胶跑道施工

目录

施工准备编辑本段

透气型塑胶跑道透气型塑胶跑道
材料准备

  主材:透气型跑道专用胶水(单组份或双组份)、EPDM颗粒(底层粒径2-4mm,面层0.5-1mm)、底漆、面漆、稀释剂等,需符合国标GB 36246-2018环保要求。

  辅材:美纹纸、划线漆、修补材料等。

  配比:底层胶水与颗粒比例通常为1:6,面层喷涂胶水与EPDM颗粒比例为1:1.2(面漆)或1:1(混合颗粒)。

  设备准备

  搅拌机(用于混合胶水与颗粒)、摊铺机(机械摊铺底层)、喷涂机(面层喷涂)、测量工具(经纬仪、水准仪、3m直尺)等。

  基础处理

  清洁:清除基础表面油污、浮尘、杂物,必要时用酸水(如稀释盐酸)清洗并清水冲洗。

  修补:对裂缝、孔洞用专用修补材料填平,确保基础平整度误差≤3mm/3m。

  干燥:基础含水率需≤8%,湿度高时需延长干燥时间。


施工流程编辑本段

  底胶涂刷

  用滚筒均匀涂刷单组份胶水(底涂),用量约0.2kg/㎡,增强基础与颗粒层的粘接力。

  涂刷方向沿跑道纵向,避免漏刷或气泡产生,固化时间通常为2-4小时(视环境温湿度调整)。

  底层摊铺

  将胶水与EPDM颗粒按1:8比例搅拌后,用摊铺机摊铺,厚度约10mm,刮平压实。

  摊铺时随时用3m直尺检测平整度,局部凹陷或凸起需人工修补,确保误差≤3mm。

  面层喷涂

  材料混合:面漆、EPDM颗粒、胶粉按1:1.2:0.2比例混合,加入稀释剂(用量10%)及催化剂(0.5%-1%)搅拌均匀。

  喷涂操作:

  使用专用喷涂机,气压≥0.7MPa,喷枪距离基面0.5-1m,分正反两方向交叉喷涂,总厚度2-3mm。

  边缘用挡板保护,避免污染其他区域,喷涂后表面颗粒分布均匀、无脱粒。

  划线

  使用经纬仪和钢卷尺精准测量,按国际田联标准确定起跑线、分道线等位置,误差≤1cm。

  划线漆配比为1:1(白色)或1:9(彩色),喷枪匀速移动,确保线条清晰、无虚边。

质量验收标准编辑本段

  物理性能

  厚度:跑道区域≥13mm(误差±2mm),加厚区(如跳远起跑区)≥18mm。

  平整度:3m直尺误差≤3mm,无脱粒、起泡、开裂。

  排水坡度:自外向内8‰,雨后40分钟内无积水。

  环保性

  材料需通过GB 36246-2018检测,TVOC≤0.5mg/m?,重金属含量达标。

  颜色与外观

  表面颜色均匀(常见红色、*),无眩光,标志线清晰无毛边。

注意事项编辑本段

  环境控制

  施工温度5-40℃,湿度≤85%,雨天或高温暴晒时暂停作业。

  喷涂时需封闭作业面,减少灰尘污染。

  施工精度

  材料配比严格按说明书执行,搅拌时间≥2分钟,混合后30分钟内用完。

  底层摊铺与面层喷涂间隔时间需控制,避免固化不完全导致分层。

  维护与安全

  施工后需养护7-10天方可使用,期间避免重物碾压或尖锐物划伤。

 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,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装备。

适用场景及优势编辑本段

  透气型塑胶跑道适用于中小学操场、社区健身步道、幼儿园活动区,尤其适合多雨地区。其核心优势包括:

  经济性:综合成本约90-150元/㎡,远低于混合型(130-180元/㎡)。

  透水性:多孔结构快速排水,减少积水导致的鼓泡风险。

  施工便捷:工期短(1000㎡约7天),对基础要求较低。

  通过规范施工流程和严格质量控制,透气型跑道可提供安全、耐用的运动环境,满足日常训练和低强度赛事需求。

附件列表


0
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法律、医学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

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,请 编辑

上一篇 混合型塑胶跑道    下一篇 EPDM橡胶

同义词

暂无同义词